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揭晓。深圳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14项国家科技奖,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连续九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凸显了深圳企业的持续创新活力。
深圳大学参与完成的“道路路面动态检测关键技术及装备”;华为参与完成的“天线多频技术及多模移动终端的应用”;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能效动态可重构计算及其系统芯片关键技术”等四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华大基因参与完成的“家蚕基因组的功能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八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包括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产稳产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与应用”;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端医药产品精制结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持完成的“大规模网络流媒体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完成的“通信局(站)系统防雷接地理论突破及技术创新与国内外应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大容量、智能化光传送网(OTN)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参与完成的“基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角膜病诊治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深圳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在线社交网络分析关键技术及系统”。
深圳今年的获奖项目含金量继续提升,其中,技术发明奖4项,占获奖项目的近三成技术发明奖,体现了参与单位的原始创新能力。据了解,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深圳发展的主引擎,201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05%,比肩发达国家,比2014年底的4.02%又提高了0.03%,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创新载体不无关系。创新载体是基础研发、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创新、产业孵化、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等城市创新体系中基础支撑条件的总称。目前,深圳创新载体已经达到1106家。
除了通信产业项目继续保持优势,战略新兴领域的生物医药、农业、生态环保等项目全面开花。此外,校企协同创新发展迅速,科研成果落地效果明显。